听新闻
放大镜
浦口区检察院:亲职教育 让爱回归
2020-09-29 17:12:00  来源: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

  家庭是避风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依靠,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家庭功能和亲子关系出现危机时,该如何化解呢?近日,浦口区人民检察院依托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对一名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开展亲职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修复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自杀就是解脱”  

  小静(化名)是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社工在做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评估时,发现13岁的小静已经有比较明显的抑郁倾向甚至出现过自残行为。小静说,妈妈从来不会鼓励和夸奖她,常常因为各种小事指责她,还经常听到妈妈说:“如果没有你,我和你姐姐会过得很好”。

  渐渐地,小静开始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己是妈妈的累赘,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堆积在小静的心里,但她不知道该如何排解宣泄,只能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或者打自己,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割手腕行为大概从五年级开始,她说:“割的时候并不觉得疼,甚至觉得死掉会更好,因为自杀就是一种解脱,反正我在家也是多余的人,离开可以减轻妈妈的负担。”  

  从愿意沟通开始

  发现上述情况后,该院立刻联系江北新区笃行法律服务中心,准备对小静及其母亲开展一场亲职教育——“母女的浪漫之旅”。可是当活动策划好并电话邀请母女参加时,小静拒绝了邀请,因为不想和母亲待在一起。

  社工安慰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很想和妈妈处理好关系,可是却一直苦于没有方法,所以你就只能选择逃离,不和妈妈待在一起,避免发生冲突”,小静表示了肯定,于是社工继续说:“我们现在希望可以帮助你们处理好亲子关系,我们有更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到你,如果你愿意给我们一次机会的话,我们会努力帮助你,当然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我们也尊重你的决定。”小静思考了几秒后,回答了一句:“那好,我过去。”

  回溯原生家庭 

  活动当天,小静和妈妈一起来到亲职教育实践基地——浦口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开始时,母女俩并没有太多互动和交流,于是心理咨询师对两人分别进行了心理疏导,通过沙盘游戏治疗和家庭系统排列治疗了解各自内心状态及对亲子关系的看法。

  在和小静妈妈的访谈中发现,她在原生家庭中的处境和现在的小静极为相似。小静妈妈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极其喜欢抱怨的人,她那么努力的打拼,不但从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父亲还总是打击他。这样的父亲,让小静妈妈想逃离原生家庭,并且小静外公对于孩子的掌控欲极强,小静妈妈认为自己两段不幸的婚姻,皆因自己的父亲造成,否则自己的婚姻不会失败。

  亲子关系的缓和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静妈妈发现她不经意间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遭遇带到了现在的家庭中,让孩子成为了第二个自己,遭受着自己曾经所遭受到的痛苦。又想到小静手腕上一道道的伤疤,她不禁泪流满面,觉得是自己害得孩子变成现在这样。

  走出咨询室,小静妈妈眼角的泪水尚未拭干,当和小静坐在一起的时候,她说:“我的女儿这么好,这么支持我的工作,还会帮我去一起给老人做活动,可是妈妈一直都夸你夸得太少了,妈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是妈妈的错,请你再给妈妈一次机会”。小静似乎也有些动容,她握住妈妈的手安慰着,妈妈也一把将女儿拥入怀中,眼泪滴落在女儿的肩上。  

  检察官提示

  亲子关系的紧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改变也不是立即发生的,但是此次活动很明显是一个积极信号,受损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功能正在慢慢恢复,未来浦口区检察院将会对本案件继续跟进,帮助她们更好地修复亲子关系。在此也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到亲职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家庭功能对于孩子的影响,让家庭真正能为孩子遮风挡雨、提供能量。

  编辑:丁浩然